470 立功了就得主动提起_年代:小日子过的真好
芒果小说网 > 年代:小日子过的真好 > 470 立功了就得主动提起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470 立功了就得主动提起

  年代:小日子过的真好正文卷470立功了就得主动提起隔天一早,楚向前早早起床练拳,顺便检验、检验爱国、爱民和爱林这两个月,基本功练的怎么样。

  没想到练拳练到一半,爱秋这小妮子就起床出来找自己。

  看到楚向前后,小孩儿脸色一喜,迈开小短腿,扑到楚向前身边,搂着他的腿就不放。

  楚向前无奈,只能低头抱起才6岁的小东西,就听爱秋笑嘻嘻说道,“大哥,我想吃昨晚的肉饼。”

  昨天楚向前回到四合院,下午时出去了一趟,先去粮店买了50斤白面,又从新手村里拿出三斤牛肉。

  晚上家里做的是牛肉烙饼,吃的几个弟弟妹妹满嘴流油。

  三斤牛肉和1斤面做的肉饼,楚向前和爱媛吃的倒是不多,但爱国、爱民、爱林三个十几岁的小子,正是饭量最大的时候。

  加上二婶和爱秋也却油水,要不是还煮了小米粥,肉饼真不见得够吃。

  不过,这也是二婶、爱国他们最近两个月里,吃的最舒服的一顿饭了。

  “行行行,一会大哥出去给你买芝麻烧饼,再弄点熟牛头切片,给你做烧饼夹肉。”

  一听真有肉吃,爱秋高兴的搂着楚向前,就在他脸上亲了下。

  惹的楚向前不有哈哈笑起来。

  6岁的小妹在他眼里,其实和女儿没多大区别。

  而且小姑娘长得既可爱又漂亮,想不喜欢都难。

  不过,这可爱只在楚向前面前,平日里爱秋没少把院子里的同龄孩子打哭。

  正在练武的爱国、爱民和爱秋,听了楚向前和爱秋的对话,脸上也露出高兴表情。

  虽然楚向前的粮本,早交给了二婶,每个月家里都能多出44斤的粮食。

  两个月前离开京城时,又留了不少粮票和钱,饿是不会饿着。

  但想吃肉,基本上就不可能了。

  天天窝窝头小米粥配清炒萝卜丝、白菜,是个人都会觉得吃腻了。

  但就算这样,楚家在四合院,甚至四合院附近这一片,都算伙食极好的。

  对门的三大爷家,平日里也就是一万清汤一样的小米粥,外加一人两个小窝窝头,别说吃饱了,也就是饿不死而已。

  楚向前看着三个小子,正在出神,笑着对自己怀里的爱秋打了个眼色。

  小妮子机灵的很,立马明白了楚向前的意思。

  小腿摇晃几下,楚向前随手就把她放在地上,就见爱秋跑到一旁的墙角,把一根小竹棍拿过来,举过头顶发送到楚向前面前。

  爱国见状,不由打了个冷颤。

  大哥打人是真下手,一棍子抽在腿上、屁股上,那叫一个疼。

  忙不迭的收紧心神,扎紧马步的同时,还提醒了爱民和爱林一声。

  两个小子收回心神,没给楚向前打他们一棍子的机会。

  爱秋在一旁惋惜的嘟嘟嘴,惹的爱国三人全都不满的盯着她。

  小东西这才害怕起来,伸手抓着楚向前的袖子拉了拉,等楚向前重新抱起她,又开始得意起来。

  练完功,楚向前对三个弟弟的表现看算满意,看着就知道过去两个月,三人并没偷懒。

  想想也对,一人练功,一百个里99个会懈怠。

  但三人一起练功,一人偷懒的话,有其他人提醒,练功的积极性自然会强很多。

  吩咐三兄弟休息,楚向前干脆抱着爱秋去买早餐。

  一路来到胡同口,大街上的国营包子铺。

  眼看包子铺里,居然还真有肉包子卖,楚向前也不费其他功夫,干脆就买了10个大肉包回去。

  吃过早饭,骑着自行车就去了薛静兰那边。

  到了大院附近,自行车拐个弯,在无人的地方,拿出个两个竹筐。

  放了不少板栗、干红枣,杨梅干、荔枝干,4大盒子5斤装,在港岛买的桃酥、老婆饼、牛油曲奇和芝麻花生糯米糍。

  最后带上10斤盐腌牛肉,10斤盐腌羊肉、4条5斤左右的鱼干和一整条鹿腿。

  不仅礼数足够,就连薛家办酒席的主菜和点心都足够了。

  路过大院大门口,眼看又是认识的那个门卫在值班,楚向前停下车,从兜里掏出包大前门就扔给对方。

  然后打了个招呼,骑着自行车就往里走。

  对方接过烟,也没拦着说什么,直接就放行。

  另外两个持枪站岗门卫的见状,不由好奇起来。

  要知道,自己队长是出了名的铁面无私,别说拿人家的烟抽,就算是认识的人,都得拦着看看带的东西是什么。

  楚向前骑着自行车时,一路四处扫几眼,免得被这个院子的张海洋几个小子认出来。

  要不然,肯定又得被他们拦着,想尽办法求自己给他们弄点吃的。

  当然,张海洋等人还算懂规矩,虽然贪吃,却也知道拿东西换。

  这就让人讨厌不起来了。

  不过,楚向前要是说请客吃饭,这群小子也不会客气。

  非得吃个肚子浑圆,走路都困难才肯走。

  到了薛家小楼外,刚停下自行车,薛建国就从里面打开门,快步走过来帮忙把两个竹筐搬下自行车。

  等楚向前抬着个竹筐往里走,小兰儿已经一脸灿烂笑容的站在门口。

  楚向前忙放下竹筐,走到自己未来媳妇身边,“兰兰,我回来了。”

  一句简简单单的话,就让雪静兰高兴的眼睛都红了。

  强忍着泪水忙不迭的点头,拉着楚向前就往屋子里走。

  两个竹筐就只能薛建国去搬了。

  进了门,不仅老爷子、老太太、伯父伯母都在,就连薛红梅夫妻俩都在等着楚向前上门。

  一番客套后,正式确定了五天后请客办婚事。

  免得在南边工作的薛家老三和大孙子薛建荣赶不回来。

  确定了婚事,薛静兰羞的耳朵、脖子都红了,但脸上的笑意却一直不减。

  一上午时间一晃而过,中午在薛家吃饭时,桌上居然放着一大盘子的二合面馒头。

  老丈人薛孝民笑着说道,“得亏向前你从外面弄了大量的粮食回来,要不然别说二合面馒头了,有窝窝头、煮红薯吃,就已经不错了。”

  京城虽然是首都,再如何缺粮,也不会真闹出断粮的情况。

  但想吃饱,就连薛家这种家庭,之前每个月领粮时,也只能领到8成的份额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mgshu.cc。芒果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mgshu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